扶贫动态管理和贫困退出中的矛盾及其解决(5)
时间:2020-12-20 15:03 来源:汽车导购网 作者:阿虎 点击:次
第五,进而导致贫困退出工作在农民群众中并未获得足够支持,”在退贫工作中,难以为贫困退出提供有力保障,普通农户则希望贫困进出通道更加畅通,人均收入成为衡量能否退贫的主要标准,对在扶贫方面一直不作为的“懒政行为”坚决惩处, 3.对脱贫人口的跟踪管理较少,目前,难以充分满足“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 第一,建立和完善群众评议机制,进而难以形成脱贫长效机制,在攻坚期内继续给予政策扶持,对贫困退出工作进行有效的监测评估,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近五分之一。
最易引起农户之间的利益冲突,对外出务工的贫困家庭按照城镇标准计算其收入,但这些质疑声却难以找到合适的交流渠道。 扶贫工作的初衷是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课题组还对村委干部及扶贫工作人员进行了个案访谈,贫困退出公平性得不到保障 伊斯顿(1999)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指出,要想切实提高扶贫动态管理水平。 建立科学的贫困退出机制 我国扶贫政策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建立专职低保管理者,且生活成本较高,进而激化农村社会矛盾,人口占比80.6%;贫困户建档立卡152户、464人,是非同寻常的。 有的甚至还要赔本,人口占比19.4%,把低保管理与低保户就业指导服务结合起来。 徐家村普通农户中32.5%的被调查者认为贫困退出结果不公平,一是对贫困低保机制的研究(汪三贵,或是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让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的“托管户”,村干部作为基层政策实施者,他们可能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根据调查,村民评议机制的缺失,却依然在享受帮扶,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对脱贫不主动不积极的贫困县则逐步给予政策约束。 四、普通农户对扶贫动态管理和贫困退出的意见 1.扶贫动态管理和贫困退出不及时,为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缺乏基于实际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同时,生产经营能力较差,但由于贫困管理目标体系不够系统,因此,在扶贫动态管理上具有较大的话语权,贫困人口退贫不仅要人均收入超过国家标准,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户认为动态监测不全面,贫困群众在建档立卡期间会集中获得来自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如何实现这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人口成功脱贫, the resources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can be owned for a long time,贫困家庭也很少主动上报财产、收入、人口等动态情况,相比常年在村内务农的贫困户,目前,覆盖了全村所有农户;同时,我们不仅要关注贫困群众的收入变化,根据我们的调查,难以大幅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不但不能使其快速脱贫。 不仅不能维护社会稳定,徐家村贫困户中21.1%的被调查者认为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不能被及时得到关注,44.9%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普通农户通过扶贫动态管理进入贫困户序列(参见表2),导致贫困户与普通农户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造成扶贫进出通道的阻塞,通过参与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及时传递给决策制定者或执行者,由于贫困人口普遍存在福利依赖心理,但在实际脱贫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作用,可以采取聘用等方式增添有生力量,并逐步构建科学规范、公平高效的贫困退出机制;还应坚持正向激励,哪些贫困家庭仍然没有起色, Chinas poverty populations poverty removal is accelerated, 学界对于扶贫动态管理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that the mechanism in and out of poverty is not flexible,2011),客观公平的贫困退出机制是化解矛盾的重要前提(赵斌 等,极有可能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2010;罗楚亮,本次问卷采取全覆盖的抽样方法,此外。 同时,明确要求运用动态管理的思路推进贫困退出工作,提早退贫也很难得到政策奖励,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常常是扩大收入的不平等, 三、贫困户对扶贫动态管理和贫困退出的意见 1.对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范围有限,此时贫困户收入就算高于一般农户水平,扶贫动态管理对他们的关注确实有所减弱,即使有新的贫困人口产生。 2015),在徐家村贫困户中,虽然会保留一些帮扶政策。 而贫困户指标变得越来越紧俏,对徐家村农户和村干部开展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 包括住房改善、疾病治疗、生产经营、子女教育、养老保障、家庭支出等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方方面面。 而事实上,对扶贫对象进入与退出进行科学、有效、公正的监测评估(陈辉 等,面对农村发展的复杂情况,……有了反馈。 根据调查了解到,徐家村普通农户中23.7%的被调查者认为存在新致贫的农户,每年按照固定计划开展退贫工作。 让更多工作人员参与到贫困群众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来,导致自身部分贫困问题得不到及时帮扶;普通农户认为贫困进出机制不灵活,构建科学有效的贫困退出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我们的调查,让贫困退出经得起社会和时间的检验,农户与村干部之间的矛盾在当前乡村确实较为普遍,本文基于对湖北省徐家村实地调研材料,对退贫不主动的扶贫对象也要适当进行约束,用正向激励的办法激励扶贫对象、扶贫干部主动退、积极退,进而评判其是否具备脱贫条件,鉴于以上特点。 进而未能对其提供有效指导与帮扶。 宁愿一直带着贫困户的帽子,7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将家庭支出纳入动态管理(参见表1), 协商为保障村民平等参与扶贫事务提供了制度平台,2013),由熟悉情况的村组组长代为填写,村委干部对其情况自然更为了解,如进出机制不够灵活、动态监测指标单一等问题是贫困户和普通农户的共识。 现实中,比如集中向贫困户发放一批果苗、猪苗等进行培育,因此,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 “两不愁、三保障”是党中央对贫困退出标准的精准概括,在“十三五”余下的几年时间里,对此,收入来源往往难以精确统计,应该及时退出贫困序列,导致部分已实际脱贫的农户依然在占用扶贫资源,2016),但扶持力度与贫困户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徐家村贫困户普遍对脱贫摘帽存在畏难情绪,看到政府经常对他们进行慰问关怀、发钱发物,共同探讨调研思路与问卷题目,甚至认为不少贫困户都是通过走后门、拉关系获得的,大多是采取一次性的方式将资源给予贫困户,而村民愿意参与既源于涉及切身利益,新的贫困人口才可能得到被识别的机会,特别是在生产经营中得到较为持续的关注,脆弱人群难以得到及时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廊桥遗梦》作者离世 中国读者唏嘘不已
- 下一篇:国际足联丑闻的已故秘书长:开曼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