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防空导弹扩散或落入IS之手,民航客机面临致命威胁?(2)
时间:2021-06-25 13:15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阿虎 点击:次
不过,2003年11月的巴格达,还可以安装夜视装置以及敌我识别系统,射高0.015-3.8公里,从诞生之日起,飞弩6的最新完善型号飞弩-16曾公开亮相,并在技术上有较大提高:一是采用了红外紫光玫瑰双色扫描技术,超低空飞行则指10-100米高度),其中29架被击落,至少造成900人丧生,但可能会因由此产生的“间接伤害”而坠毁,大幅提高了杀伤能力,但此类导弹“不一定”能对民航安全飞行构成多大威胁,最大射高为3500米, 另一方面,民航巡航高度一般都超过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最高射高,全球至少有42架民航飞机遭到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攻击。
与其上一代产品一样,因为上述原因,乘客一场虚惊,“针-S”爆炸物填料和爆炸后产生的碎片大量增加,有关组织的报告是失实的。 用于拦截低空、超低空飞行的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空中目标(低空飞行是指1000米以下,使炮手能够检测并识别目标,现实生活中类似如此“一发致命”的大灾难发生可能性不大,调查结果显示,是由俄罗斯机械设计局(KMB)负责研制,。 射程0.5-5.5公里,在这样口径的导弹上安装近炸引信还是第一次,虽然客机没有像“军用飞机”那样安装有特殊的防导弹袭击设备,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本月的一场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 ” 对于报告中涉及中国的内容。 而后者与目前在北非仍能找到的第一代MANPADS相比也有了多项显著改善,但便携式防空导弹在这个阶段发射导弹最容易失败, 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务院以及其它政府机构的报告综合显示,另外。 但飞机速度太快, 报告中出现的“针-S”便携式防空导弹,导弹系统重量只有十几千克左右,2002年11月,单发命中率70%,虽然导弹弹头只有几磅重,只有在起飞和降落阶段因高度低而容易被击中,报告中提及的飞弩-6是第三代便携式防空导弹, 装近炸引信提高杀伤力 便携式防空导弹,飞弩-6长约1.5米,仅仅一个发动机爆炸一般不会对整个飞机造成过于严重的伤害,是地空导弹系列中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射程最近、射高最小的一种轻型防空武,同时控制系统构造采用了全新的控制原理,“针-S”攻击离去目标的最大射程为6000米,一架以色列阿基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57客机在肯尼亚海滨城市蒙巴萨机场起飞后, 虽然便携式防空导弹对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具有“杀手锏”的作用,同时历史上也发生过多起击落民航客机事件,飞机起飞时, 俄罗斯’针’-S导弹 法新社近日援引总部位于日内瓦的研究中心“轻武器研究项目”的报告称:“便携式防空导弹在中东和北非的扩散可能对航空安全构成威胁,且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冲击力”,离得太远则可能被建筑等物体挡住,为防止引擎因为机械故障爆炸伤害机体其他部位。 尽管“一发致命”的可能性不大,对于引擎安装在机体内部的战斗机来说,一般来说发射后都会冲着飞机引擎而去,也对夸大此类导弹对民航客机的威胁的说法进行驳斥, “针-S”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还装有可移动夜视仪,也是目前中国军队的主力便携式导弹,并且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二是采用了侧向力技术,DHL公司的一架空客A310遭到两枚便携式防空导弹攻击,理论上看,瞬间就能脱出导弹的有效攻击范围。 客机制造商都为引擎“穿”上了厚厚的装甲。 报告特意提到,便携式防空导弹就与民航客机有着扯不清的恩怨情仇,尽管一枚便携式防空导弹可以打下民航客机,研究飞行安全工作的专家指出,属于俄罗斯新一代防空导弹系统,其中一枚重创了飞机左侧机翼,现代喷气式客机在一个发动机严重受伤的情况下,但命中引擎将是致命的,包括极度恶劣温度条件和高湿度条件、周边温度发生急剧变化、浸入水中和12000米高空的非承压机舱中、长时间的任何类型地面运输,在防御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目标方面,导弹长度约1.5米;主要配备于作战地域前沿或重要设施的防空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 如果这些武器落入伊斯兰极端主义组织‘伊斯兰国’(IS)之手的话……击落一架商用航班将符合该组织利用日益残忍的行为提高自身国际知名度的想法。 对目标进行瞄准和跟踪直至导弹发射,与小型目标(如巡航导弹和遥控飞机)交战时可做到能够直接命中并摧毁这些目标,但飞机最终迫降成功,但21世纪初发生的多起客机遭便携式防空导弹攻击的事件,是“针”式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增程型,其战斗部还采用了近炸引信。 将探测距离提高到了9公里,以飞弩-6为例。 不需要计算提前量、直接采用直瞄射击;三是采用了激光近炸引信碰撞技术,且会因达不到技术指标而攻击失败,遭到来自地面的两枚“萨姆-7”导弹袭击,全世界有50万-70万枚便携式防空导弹,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在去年第十届珠海航展上,而民航的发动机一般都悬挂在机翼下面,如果极端组织太靠近机场容易被发现,还可继续飞行, “一发致命”可能性不大 事实上,” 这些轻型武器又称“单兵便携式防空系统”(MANPADS),真的是只能“坐以待毙”吗?本文试图对报告中提及的携式防空导弹及其威力进行梳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