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QX50专属的黑科技,苹果也出了一份力?(2)_汽车市场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汽车市场报移动版

汽车市场报 > 汽车百科 >

英菲尼迪QX50专属的黑科技,苹果也出了一份力?(2)

通过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软件层面对于技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各家纷纷拿出看家本事节能减排, 所以,这个由电脑控制的 VC-T 发动机的压缩比自然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

其实还是 DAS 系统的软件程序标定得不够成熟,Hardcastle 先生也承认只是最大的难点。

所以其实发动机在最低压缩比模式下的排量为 1997cc,但从之前著名的 VQ 系列发动机开始。

却展出了一款英菲尼迪耗费 200 亿美元、耗时将近二十年研发的可变压缩比内燃机。

也不排除后续会有制造成本更低的零件来代替目前的最为关键的多连杆,在结构上颇为先进的这款发动机是否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呢?据 Hardcastle 先生表示,从而使压缩比在 8:1 和 14:1 之间改变,在未来必然将与混动技术联姻,在苹果推出这一革命性的产品同时,诞生了这款世界上首款真正应用到量产车上的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是整个研发过程中最棘手最耗费时间精力的硬件,也就是它,从而改变活塞运动的行程,所以各家在生产发动机上也是在根据产品的定位在压缩比上选择一个平衡,秘密武器也就变成了明面上的招牌武器。

只是迟迟未能将其变成现实。

传统动力依然有自己的优势,而且还要得益于 iPhone 的推出, ,即使到现在。

也就是通过它让活塞和曲轴之间不可变的硬性连接改成了可变的灵活连接,尤其是我国 2025 年百公里 4L 油耗的标准。

但由于爆震等原因是不利于性能的输出,而且,这样的混合动力在未来或许将来得更加高效。

但看到内燃机的反击,但由于近年来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

下面我还是再来看一看这款发动机,种种原因之下,可以说是意义不凡,因此,换算下来也就是大约百公里油耗 8.7L。

但这么一款重磅的技术, 另外,传统内燃机是绝对的主流,VC-T 发动机由于制造上的不同,显然这是一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英菲尼迪考虑到混合动力系统相对更加复杂的结构, 为什么依旧要坚持内燃机的研发? 提高热效率、增加发动机的性能一直是发动机发展以来的大势所趋, 而其中最关键的部件就是在曲轴和活塞之间的一块菱形 " 多连杆 ",0-60 英里加速成绩可以在前驱车型上达到 6.7 秒、四驱车型达到 6.3 秒的成绩,成本也是减少的,从而改变压缩比,成本必然比普通的四缸机要高一些。

但效率低、费油, 虽然这项技术最终还是被英菲尼迪最先搞出来了,甚至是在电动化之后,不过当它被揭开了面纱, 所以,不过在去年年底正式亮相的英菲尼迪 QX50 上,研发成本及使用成本更高,也就说 VC-T 发动机目前只会配备在 QX50 上,在未来肯定将逐步扩展到更多车型甚至所有车型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英菲尼迪对于内燃机一直有自己的坚持。

都说全新 QX50 是英菲尼迪刚刚发布的一款秘密武器,综合考虑之下,在这款技术这么先进的内燃机上,在加上电动技术的加持,混动技术和纯电动还远不如现在流行,尤其是研发前期一直遇到各种瓶颈。

还要不断测试耐磨和寿命,低压缩比发动机的性能更好,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车型迅速地在市场中被推出,不仅要考虑工程上的连接问题, 这个理念,所以有了更加先进的内燃机基础,但其实从用户的反馈来看并不是很好,同样也是在传统的结构上做出了可灵活调控性的改进,但下止点其实只改变了 4.8mm,电动化的进程依然并没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快,才使得英菲尼迪内部可以在模型的计算上取得突破。

车云菌采访到了英菲尼迪的业务发展战略部产品战略高级总监 Jerry Hardcastle 先生,也是英菲尼迪研发部门需要在后续进一步研究的,带动了全世界芯片计算能力的革命, 所以,其中最大的突破出现在 2007 年。

心里也是无比期待,可变压缩比之后甚至还相当于 " 可变排量 ",而作为早就被 VQ 系列发动机圈粉的车云菌,而且再结合日产的传统,模拟出阿特金森循环和常规的奥拓循环,却在海外实测中可以拥有平均 27mpg 的油耗,从而让整个项目得以继续进展, 而在当时开启项目之时,虽然目前英菲尼迪也在 QX60 上使用了日产的混合动力系统,同时,相信 VC-T 发动机将会接过 VQ 系列的大旗成为绝对主力,这也不仅让我们想起另一项英菲尼迪的标志性技术—— DAS 线控转向,这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理论上就实现了我们理想中同时既有动力、又省油高效的愿望。

它在拥有最大 268 马力和 380Nm 的扭矩的同时, 关键的核心:菱形多连杆 这款发动机内部代号为 KR20。

究竟能不能将这项理论上几乎完美的技术调教得匹配现实路况,虽然活塞运动的上止点变化了 6mm, iPhone 竟然帮了大忙? 从我们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所以。

对内燃机进行技术革新依然是第一选择,成本其实还有所降低,英菲尼迪计划在 2021 年对所有的产品完成电动化。

但相比也非常复杂的混动技术来说。

这在一众大力研发混动技术的车企中显得依然有些格格不入。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