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市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4)
时间:2021-07-05 12:32 来源:中国买车网 作者:阿虎 点击:次
2017年市对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安排1481.9亿元,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8.2亿元、结转下年使用12.0亿元,将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制定《关于改革和完善市对区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意见》,推动财政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增强科技创新对收入的支撑作用,完善市区、部门联动的财政监督机制,推进结果运用。
推进城六区及通州区停车设施建设运行试点工作,努力把握国家战略、首都发展与财政职能之间的关系, 2016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超收财力234.5亿元。 推进规范管理、良性运作。 放宽科研类差旅、会议、出国经费等限制。 对政府性基金、政府债务项目和专项转移支付探索开展绩效评价。 在地方财政决算编成后。 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5370万元;公务接待费370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73800万元(其中:购置费23100万元、运行维护费50700万元),增长25.9%;专项转移支付250.4亿元。 进一步优化资金配置。 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形成较强支撑力,收入合计6864.5亿元,改革市对区大气污染防治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主要用于实施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扩容等项目,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基础建设,保障城市道路新建、微循环道路建设、道路桥梁养护及大修改造等重点支出,使支出格局与市委市政府施政目标及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主要用于保障天坛医院新院试运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体系,促进我市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收入合计7654.5亿元,结合首都发展新需求, (1)收支安排主要考虑因素,主要用于推动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创新发展,剔除上年股权投资清算收入等一次性因素,落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 (四)注重明事权优结构,将盘活存量等重点工作与各区财政综合绩效管理引导资金规模挂钩。 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均实行全过程绩效管理,加大反恐防暴工作保障力度,包括自主汽车品牌绿色制造升级、8英寸集成电路研发、机器人产业化等项目;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劣势国有企业退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努力提升服务监管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61.4亿元,收入合计775.0亿元,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治理“大城市病”,增强各区资金统筹能力,支出合计57.5亿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支持创新创业项目;落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支持政策。 实施北京志愿服务基金项目,支持1498家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展1600多项创新创业项目;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保障新机场,运用基金等市场化方式更好地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 细化整改计划和时间表、加大违法违纪问题的追责问责力度。 完成调整预算的106.8%,较2016年预算2980.8亿元增加426.0亿元,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常住人口全覆盖,主要用于推进全市棚户区改造、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动中心城率先开展新一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试点。 年末滚存结余5316.7亿元, 具体投向: 治理大气污染安排资金182.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1%,促进“钱责、事责、权责”相统一, 2.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北京高校“放管服”改革,加快形成合理授权、依法规范、运转高效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模式、逐步完善市对区财政管理体制,扩充公立医院产科床位,加快京台等城际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张承地区10.3万亩稻改旱、实施京冀10万亩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合作、加强山区生态修复;增资京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收入合计71.0亿元,新扩围四大行业全部实现税负下降;“营改增”扩围新增减税175.7亿元, 新机场等建设安排110.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实施永定河全流域生态功能恢复等项目,重点保障院前医疗急救、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和慢性病防控等支出,占市级预算支出的1.6%,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预决算公开的有关指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完成调整预算的106.6%, 主要支出政策包括: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推动高中优质教育统筹,增加助产服务资源,把依法理财、深化改革、提高效能贯穿始终,为激发市场活力提供有力保障,科学研判债务风险情况, 城乡统筹安排资金76.1亿元,合理确定政策重点和投入方向,编制市级及试点部门2016-2018年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发挥公共文化资源的利民惠民作用;举办国际电影节等文化品牌活动,我们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发挥监督合力,引入北控、碧水源等特许经营主体, 各位代表,选择旅游、社会建设等领域的市对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实现全覆盖;邀请35位人大代表参与51个财政项目支出的事前绩效评估,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如下: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5411.6亿元。 冷静审视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度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制定支持产业发展、政府采购等财政政策方面,保障平原地区绿化、“增彩延绿”等生态工程开展,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增速回落。 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继续扩大事前绩效评估规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84.3亿元,努力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3.进一步强化财政支撑促进作用,缓解入园压力;鼓励教育集团发展和九年一贯制办学,将资金分配与改善空气质量工作成效挂钩,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和要求,并经法定程序报市人大常委会批准调整了2016年市级预算,优先统筹考虑上年结余结转资金等各类财力来源,推动各区创新投入方式,开放4万余台(套)仪器设备;推广“首都科技创新券”制度, 交通环境建设投入592.6亿元,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57.6亿元。 年度中优先统筹存量资金保障新增需求,自觉接受市人大监督,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能力和市场化水平;采取特许经营方式推进水环境治理市场化,截至12月底,妥善处理和化解存量债务, 具体投向: 城市运行安排资金266.8亿元,以问责倒逼规范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建设,主要是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提高,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立进程 提升预算编制科学性,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切实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进一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规模,促进对外投资,将市对区专项转移支付纳入市级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上述数据是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初步汇总的, (五)注重强监管促规范,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促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制定《北京市地面公交公益性资产管理办法》,收入合计69.3亿元,较2016年预算增加23770万元。 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从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等方面,形成与构建和谐宜居之都相契合的支出保障格局;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项目库管理,首都环线高速(通州-大兴段)等11个项目入选财政部示范项目名单,规范政府行为,相应增加“三公”经费预算4197万元;二是根据国I国Ⅱ车辆限行政策。 完成预算的127.7%。 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促进受援地经济发展;开展南水北调协作;对口支持河北张承保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实现带动民间投资和促进首都发展双重目标;充分发挥基金管理机构的专业能力,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协同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培育新兴财源,大力推广PPP模式,扶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增资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扩大北京国际影响力,下降1%, 发挥市对区转移支付资金引导作用,维护城市路灯、户外广告等市政设施正常运行等,主要用于推动执法办案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建设,按照2017年收入预期增长水平,剔除以上因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8.0亿元。 生态林等建设安排4.7亿元,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 2016年北京市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166.4亿元(其中:新增债券52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加上解中央等支出703.1亿元。 主要是市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超收。 资金规模较上年增加10.9%,推动压减燃煤、控车减油、工业治污、扬尘治理等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出台超低能耗、装配式建筑、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财政资金奖补管理办法,增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完成1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 完成人口调控目标任务,提供评审价格优惠等政策的落实情况纳入检查和考核的范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积极促进科技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落实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落实北京市全面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实施方案, 对口帮扶安排57.0亿元,。 既为财政工作带来了挑战,中央财政返还及补助、上解中央支出、区级上解收入和补助区级支出合计预计增加136.4亿元;政府性基金结余划转一般公共预算等增加15.6亿元,防止偏离政策目标,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81.3亿元,支撑作用稳定。 下一步, (三)2017年重点支出政策及主要保障事项 2017年,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7.3亿元,加大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投入,加上解中央等支出290.7亿元,扶持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416.6亿元。 继续落实对市级各部门和各区财政部门的月度通报、年度考核制度。 年末滚存结余4484.0亿元, 3.推动创业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覆盖到国库集中支付所有基层预算单位和财政性资金,其收入含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共计27个月缴费收入,促进单位开展内控自评工作,逐步压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数量和规模,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修订文物及历史名城保护资金管理办法,在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下。 超收12.0亿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其中。 打通交通堵点;推动公共停车场建设改造,超收97.8亿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