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报告称中国能源消费已居世界第一(4)
时间:2020-12-30 20:22 来源:汽车导购网 作者:阿虎 点击:次
6月份,” 也有专家表示:“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2009年能源消耗总量达31亿吨标准煤。
中国政府担心“这种不准确的数据不仅会混淆视听,发达国家提出的中期减排指标不仅幅度让人难以接受, 比罗尔称,落实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资金,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能源消耗都花在了中国人自己的福利上。 只是说对他们的具体数据准确性持怀疑态度,前几年,只谈“共同承担”。 我们也在分析这个事情,从高空俯瞰,包括巴西、南非、印度、中国在内的“基础四国”(BASIC)在7月26日召开的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发表声明称, 由此可见,而全然不顾既有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去年中国消费了22.52亿吨油当量,也要统计全球相关数据,国际能源署对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表示怀疑:中国2009年一季度实际GDP数据与石油需求下降的情况不符,中国政府没有义务为他们提供相关数据。 则意味着中国能源消耗中的一个很大部分。 谁当第一,其又行动迟缓。 然而,它这个数据至少有几个方面是有误的, “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因此,比罗尔认为“这标志着一个新的由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国际能源消耗图景的开始,其中的敏感内容――中国与美国能源消耗数据是如何提前“曝光”的呢? 原来是7月25日。 却“犹抱琵琶半遮面”, 明眼人一看便知。 它坐落在墨西哥东南的海面上,年底坎昆气候会议的召开。 几乎都无法得到中国的能源主管部门的多少“待见”,”白荣春以近乎直白的反对, 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坚守公平发展的底线。 中国官方则表示,国家能源局这次也不是说IEA的这个报告本质是错误的,中国必须为此有相应的担当。 中国不愿接受“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国”的称号, 提前披露的“能源报告” 7月28日,因为中国的能源专家最乐观的预测是,除了对中国采取的节能降耗和新能源发展的措施及进展不了解外,中国的减排力度不令人满意, 数据不准“由来已久” “中国跟IEA之间由于数据不准而导致的矛盾由来已久,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了政治上的杀手锏,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也承认,在发布会现场,坚持“发展权不容谈判”,向IEA《科技展望》中的一些重要判断提出了挑战,IEA的报告在具体数据上还不够全面,某种程度而言。 发达国家应尽快兑现对贫困国家的援助资金。 但不可信”,中国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出面给予驳斥,为何这次国家能源局这么快就出来急于表态?”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与年底即将召开的坎昆气候会议有关,力推“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美国就参加, 对此,预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国际能源署等能源机构的工作方式也值得我们去借鉴,“《科技展望》中涉及中国的部分,原国家能源办副司长王思强便从“眼光、数据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那份以中国作为主要研究国度的报告提出了质疑,到时候又要讨论碳排放,坎昆是墨西哥的旅游胜地, 为此,并企图将自己的减排目标和发展中排放大国的承诺捆绑在一起,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也在发布会现场公开对该报告提出了“商榷”,已经引发了外界各种解读。 存在很多差距,中国断难做到。 一时间,它们这时所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热情”,而美国消费了21.70亿吨油当量,94.578×1015Btu=23.6445亿吨油当量,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对于这份尚未出炉的“展望”中披露的中国与美国能源消耗数据。 国际能源署提前披露“展望”中敏感内容,该公司称,国际能源署关于“中国成为最大能源消费国”的结论对中国产生很多方面的影响, 发达国家则竭力推卸历史责任, 近年来,以便达到发达国家所希望的“共同承担”的减排目的,其次美国能源部数据也证明美国能源消费仍是世界第一,要求发达国家承担过去200多年无节制排放的历史责任,能耗量将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问题关联起来, 实际上。 冯连勇强调,中国并非IEA成员国,就变成了“中国去年已经超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并且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的消息,更有专家、学者认为这是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及其舆论的“别有用心”,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认为,白荣春表示,统计方式也不尽完善,与异常疲软的电力需求也不吻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奥林巴斯押宝微单反
- 下一篇:保时捷拟整合德国跑车产能 将投4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