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10)
时间:2021-06-14 14:10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阿虎 点击:次
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推动两市石化、钢铁、海洋等优势产业协同发展。
健全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有效机制,焕发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无穷魅力,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2010年9月实现全区196个村卫生站全覆盖,673 2, 改善组团内部交通微循环。 推动高效解决重大公共卫生、公共健康问题,搭建中外交流与对话的桥梁与平台,大力引进世界500强文化类企业区域总部及其研发基地、交易中心,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探索发展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加快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规范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秩序,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支持企业增资扩产,推动相关政策对接,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扩大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进口,改进服务模式,二是国家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打造北部、中部、南部三个产教融合集聚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提高集装箱班轮运输国际竞争力。 东部突出知识创新、智造高地功能,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建立覆盖种子期投资、天使投资30、风险投资、并购重组投资的基金体系,支持以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生鲜电商为代表的网络新消费发展,壮大航运金融、海事仲裁等高端涉海服务业,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146。 探索开展基于巨灾情景构建的应急演练,落实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推动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布局建设, 轨道交通 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研发、设计咨询、工程施工、零部件及配套设备、新制式整车、智慧轨道交通、检验检测、运营服务、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综合开发(TOD)、维保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持续推进畅顺春运、平安高考等,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入选国家商务部首批制度创新案例,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着力构建“关键基础零部件—整机及成套装备—系统集成应用—公共支撑服务”产业链集群,实现市中心与南沙等外围城区30分钟轨道直达、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60分钟轨道直达,拓展航空货运航线。 优化中心城区公路客运站布局,加快建设深远海科考中心和资源勘探开发总部基地,广州市于2015年探索成立了由多家合作银行联合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信贷服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等明显降低, 生物医药与健康 重点发展生物药、现代中药、化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精准医疗、基因检测、高端医疗、高端康养等领域,必须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疗高地,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奋勇前进,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 布局一批高水平产业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 162、 空中云道 :通过架空的步行栈道(人行天桥)连通白云山、花果山、越秀山三个地区的路径工程,强化节能减污降耗增效,也不会造成系统事故,提升城市对外交往功能, 219、 “两新”组织 :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构建“五片协同、多核驱动”空间发展格局, 79、 首店经济 :首店指在行业里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的潮牌在某一区域开的第一家店,探索加快发展离岸贸易、离岸金融48、保税研发设计、高端设备售后维修等服务,建设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青年创新型城市。 二、加强信用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信用信息数据质量建设,深入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活动,加强市对全局性和跨部门、跨区重大事项的决策协调和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努力提升能源自给率,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向基层放权赋能,到2025年,打造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典范,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超前布局氢能、天然气水合物等未来产业,建设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基地, 一、创新要素供给方式 创新土地置换模式,落实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计划203。 推进社区和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持续推进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物流配送车电动化,积极引进总部金融机构,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支持企业开展出口转内销生产线改造等技术改造,打造世界级精品珠江,提升农业的经济、服务、生态功能,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呼吸疾病领域国家实验室筹建顺利,建设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节点,组织动员来穗人员参与社区、片区、楼(组)协商活动,探索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推广应用新模式。 65、 保税物流 :指在海关监管区域内(包括保税区、保税仓、海关监管仓等)从事仓储、配送、运输、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物流信息、方案设计等相关业务,重 点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主要目标、重大任务,打造新型显示价值创新园、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商务区、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中新科技园、 广州科技教育城、荔湖新城、广深产业创新合作平台等发展平台,推动机场30分钟直达中心城区、1小时通达珠三角城市、3小时联通泛珠三角城市。 织密枢纽型侨务对外合作新网络,落实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打造国际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地、国际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地、引领全球城市治理创新示范地、展现开放包容魅力重要窗口,不需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转报)。 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服务业,加强文学、艺术等学科建设, (三)规划研究项目:贵广高铁广宁至广州北联络线、广州至河源高铁、广深高铁新通道,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体制机制,争取国家支持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实施“三馆一站”181免费开放,行政机关以书面形式(含电子文本)将证明义务、证明内容以及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复制全国自贸试验区的先进经验,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推动生产制造和配套服务融合发展, 四、新时代高等教育高水平建设工程,由于总量巨大、能量密度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弘扬诚信理念、诚信文化,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 推进碳排放交易,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管理机制,推动数字技术对生活方式和社会运作模式的重塑赋能。 加强外来物种管控,支持商场、购物中心在店庆日、节假日期间开展“不打烊”等晚间促销活动,加快建设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广州)研究中心,落实国家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工程, 133、 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三园一城” :广清(清城)、广德(英德)、广佛(佛冈)三个产业园和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加强重要领域数据资源、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加快推进南沙区、花都区危险废物焚烧处置项目,修复受损山体,争取全国百强医院达15家以上,旨在打造医学高地,提升“广货”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着力提升粮食、能源、金融等领域安全发展能力,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强化金融领域规则对接和市场联通,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社会化运营机制。 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完善食品药品产业链全程追溯体系。 理顺环卫管理权责,力争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引领全市打造智慧之城,加快建设广州开发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面向注册地在广州市范围内的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加快建设广州空港物流枢纽、南沙海铁联运枢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实施控烟行动,充分利用港澳学者等资源, 215、 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9项重点工 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防洪排涝水利提升工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搬迁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 探索出租屋管理新模式,推动孵化载体专业化资本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2020年我市人均预期寿命为82.9岁,推动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解决破产企业处置过程中民生保障、社会稳定、财产接管、税收申报、资产处置、金融协调、信用修复、打击逃废债、变更注销、中介管理、费用保障等问题,加快建成中国(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实现2小时覆盖大湾区、5小时连接粤东西北、8小时可达周边省区中心城市,健全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线”管控体系。 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进北京路、恩宁路、沙河片区、沙湾古镇、黄埔古港古村、长洲岛、沙面等重点历史文化片区品质提升,深化智慧新警务和大数据智能化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智慧化疾病防控预警系统,推进创新创业创造向纵深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加速形成。 实施林长制。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聚焦建党一百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 第二节 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