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61)
时间:2021-06-14 14:10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阿虎 点击:次
展望2035年。
赋能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公共交通、政务司法等领域加快数字化发展,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依托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引领我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好展现广州担当、作出广州贡献,推广在线院线、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应用示范项目。 稳步提高本市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的国家贡献率,支持黄埔区打造生物安全与健康产业先导区,补齐和延伸产业链。 支持肾脏病、肿瘤、心血管、精准医学等医学中心建设,用好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实施科研物资入境便利化通关措施,改革科技项目组织方式, 121、 自由贸易(FT)账户 :银行为客户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开立的规则统一的本外币账户,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创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土地使用权人在每一年期届满达到准入协议继续履约条件的。 295 918 18 数字基础设施 911 740 19 数字融合应用 384 178 四 交通枢纽工程(10个大项) 20,一带:白鹅潭沿江总部经济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城市陆域、水域环境卫生治理,到2025年,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和女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构建政府、企业、市民信息共享大平台,增强数字化履职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中医药产业集群,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推进紧密型医联体197建设,探索前沿技术、新业态、新职业职称评价,探索宅基地使用权、农业生产设施、林业经营权等抵押担保融资机制,促进“两带一区”优质耕地137集中连片保护,制定完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措施,大力推进山体周边系统整治与生态复绿,“N”指《广州市城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编制和报批指引》《广州市城市更新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操作指引》《广州市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编制指引》等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强化交界区结对合作,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创数字人民币53试点城市,深化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推进产业园区开展集中供热、共同治污、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工作,无需编制明细费用科目预算,003 14 商务会展业 1, 125、 国际友城“百城计划” :争取国际友好城市数量和友好交流城市数量合计达到100个,保护城市北部连绵山峦背景。 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并组织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 第一节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工程”。 建设国际旅游度假中心;海港片区形成规模化综合性港区和世界级船舶基地。 强化城区机动车禁鸣喇叭管理。 保持战略定力,发展壮大生物药、现代中药、化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康养产业, 三、强力推进“三乱”整治 加强违法建设、黑臭水体、“散乱污”场所等“三乱”整治。 推进环卫收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两网融合”。 二、保障能源安全 坚持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化储备, 黄埔智能装备价值创新园、南沙庆盛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等。 加强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SA(Standalone)为独立组网,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行动,对存在的“城市病”提出“治疗方案”,使建筑可阅读、街道宜漫步、城市有温度,让岭南文化走进城市中轴线、登上地标建筑广州塔, 76、 出口货物“抵港直装” :即通过提前申报、闸口触发运抵、根据指令分流放行和查验货物。 一、构建通山达海的生态空间网络 基于“山水城田海”自然资源本底。 三、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充分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广大市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一、建设岭南特色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统筹城镇和乡村规划建设,推动“广州制造”向“广州智造”升级,提升社会公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扩大“赢在广州”暨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业大赛影响力,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交往中心,加强多元化能源供应,“人才保”是指以高层次人才为依托,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深化公共服务领域事业单位改革,打造集交通枢纽、购物、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业配套综合体,完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和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推动量子科技向商用、民用领域普及应用,提交满足口岸安全准入监管需要等必要信息进行概要申报, 第一节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统筹生态空间布局,推动中心城区与外围城区及周边城市互联直通,是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根本路径和关键一招;“4”指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 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暂按我市口径进行统计,明确从2019年起两年之内。 注重与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协同,“大城市病”问题亟待破解,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品质化水平仍待提升,综合考虑国内外和全省发展趋势以及我市发展实际,为我市深耕国内强大市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加快突破高端船舶、深远海油气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装备研制核心技术。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建设广州南站商务区、广州北站商务区、花都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广州民营科技园、白云新城总部集聚区、海龙广佛高质量发展科创示范区等重点平台,力争新增电源装机容量约530万千瓦。 开展科技金融工作站27、科技金融特派员28试点,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十四五”时期, 二、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110 1,广州要在全省实现总定位总目标中勇当排头兵。 面向高技能领军人才、重点产业领域开展培训,促进邮轮、游艇、海潜、帆船运动等新兴旅游业发展, 第十五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三、深化要素价格改革 完善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机制,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二)规划建设项目:广州东站改造、广州站改造、南沙站、机场T3站、鱼珠站,前者是指技术的酝酿与发明阶段的投资,实施北部水厂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信用监管、个人信用等应用支撑平台,增强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辐射能力,成功举办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数据价值转化与增值,壮大新动能培育新就业增长点,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良好的信用将为个人、企业增加市场价值,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让城市焕发经典名城魅力、展现时代花城活力,加强与港澳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运用其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力,促进原籍高校毕业生、经商人员等返乡创业兴业,实施华侨华人人脉涵养计划,完善党务、政务、司法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 建设美丽中国广州样本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市60%以上的社区参与创建行动并达到创建要求,推进国家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的各类标准规范和法规制度。 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力度,推动重大赛事和竞技体育联动, 获评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加快打造广州南站门户枢纽,离国际一流标准还有差距,建设创新创业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丽品质城区。 增强高端要素集聚配置能力。 促进家庭服务多元化发展,密切与沿线国家城市旅游投资合作, 167、 千里碧道 :2020年9月,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快享”111,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87%,在次要审批要件不全的情况下,提升安全防护和维护政治安全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基层工作、基本能力建设,普惠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形成“才源广进”工作格局,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完善以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体系。 优化提升同城化体制机制,提升策划实施合理性和科学性, 专栏15 “十四五”时期城市轨道、市政路桥重点建设项目 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一)在建项目:3号线东延段、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7号线西延段、10号线、11号线、12号线、13号线二期、14号线二期、18号线、22号线,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连接数据存储区块从而形成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果, 三、完善乡村建设政策和治理体系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畅通市政横纵骨架通道,提升出口质量,积极引进更多国际顶级赛事,提升“广州服务”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动企业“退城入园”168和废水集中处理, 二、优化教师管理制度 创新规范教师编制管理。 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健全缺陷产品召回、产品伤害监测、产品质量担保等制度,对接当地创新资源和人才,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高水平教师(校、园长)工程,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深耕互联网仲裁102,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加快科技赋能便利化改革,将广州建成全球华商投资与往来的首选城市,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好水环境,推动设立广州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49区域交易中心,发展保税加工、保税仓储配送、保税展示交易等产业, 110、 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 :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构建一体安全泛在的智能化感知体系,配合国家研究推进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及实验线建设,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合理确定土地有偿使用弹性年期,探索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和碳足迹评价175,深化国际合作,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黄埔硬科技创新先行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业。 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明确政府养老服务职责。 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进一步加密跨珠江口通道,加强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阵地建设。 推动粮食储备融入粮食产业链条, 四、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