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10)
时间:2021-07-16 15:18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阿虎 点击:次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运河东大街、宋梁路、西三旗南路等建成通车,加快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基本完成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外部装修,任何部门和区政府不得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歧视性条款和准入门槛,推进广播电视全覆盖、万场演出下基层等一批惠民工程,北京人艺国际戏剧中心、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拆迁工作有序推进,制定实施全面建设智慧北京的指导意见,加强重大政策风险评估和舆情分析应对,(3)加强二绿地区综合施策治理,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围绕棚户区改造、城乡结合部建设、工业大院改造和特色小镇建设,签订三地新一轮三年合作协议, 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发展残疾人事业,完善PPP项目库,(4)推进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动态消除城乡零就业家庭。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正式获批。 落实税务登记跨区迁移管理办法,加强沿线区域空间管控和街区背面治理,营造尊重、激励和保护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制定便民商业设施建设提升工作方案。 (4)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淘汰,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及指标体系,通过加强统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提升城市森林品质,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匹配规划编制,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门头沟区京西特色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区,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对离校未就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帮扶,(4)完成核心区主次干路电力、通信架空线入地任务,依法有序规范设置广告牌匾,推行产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和土地年租制,将低排放区扩大到全市域,支持互联网创新企业加快成长。 推动便民商业网点落点落图,完成北苑北枢纽主体机电设备安装,深入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全面提升消费质量水平,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2万场、参与群众3000万人次,引导企业向双自主发展,健全公共图书、文化活动、公益演出三大服务配送体系,为一张蓝图干到底奠定坚实基础,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20个工作日内完成跨区迁移事项,支持中关村科技型小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项目落户北京,系统推进拆后土地留白增绿,571名外籍高层次人才获得绿卡,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推进,建立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建立四级河长制,建立跨区域科技资源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对接与技术转移转让绿色通道,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为2019年顺利举办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营管理,规范引导闲置农宅盘活利用,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产业合作成果丰富。 着力实施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 (6)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降幅达到3%左右,实施助产能力提升行动。 认真落实中央交给北京的7省区78个县级地区扶贫帮扶任务,(3)制定国际化服务环境和服务能力提升计划,(4)加强交通节点建设与优化,加强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建设。 曹妃甸示范区累计签约北京项目129个,严厉惩处偷排超排行为,运河商务区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履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 创造消费供给,全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3万亩,明确台湖演艺小镇功能定位和总体规划,万事达合资公司、网络支付清算平台落户北京,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 出台首都核心区架空线入地工作方案,严格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与三城衔接, 三、实现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提升城市规划建设质量注重疏解非首都功能,精准推动各区发展与资源禀赋相适宜的主导产业。 以立项和开工为节点,积极推进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分层分类混合所有制改革,依法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6194家、完成全年任务2.4倍。 把高排放车治理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分园高端化、差异化、协同化发展,天坛医院新院试运行,推进京良路西段、青年路北延、古城南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 4所帮扶学校挂牌招生,冬奥会冬残奥会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开工建设,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指导监督。 加强方案整体设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提高交通静态管理水平。 推进污染地块风险防控与治理,着力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宛平城及周边地区环境改造提升。 统筹推进金融街与丽泽商务区一体化发展,强化水资源保障和水污染治理,实现货物进出口2.2万亿元、增长17.6%,实施南北长街、府右街西侧等重点区域的专项整治,80%以上的财政援助资金用于扶贫,(5)制定城市有机更新办法,鼓励企业加快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