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14)
时间:2021-07-16 15:18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阿虎 点击:次
打好碧水攻坚战,实施扬尘治理攻坚方案,高质量编制完成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4)落实进一步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措施,努力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服务,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施环保技改工程和污染源达标排放行动计划。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40元、实际增长6.7%。 疏解提升市场159个,针对市民关心的新老问题精准施策,完成化解煤炭产能150万吨。 新设外资企业1309家、增长22%。 完善区域金融风险排查机制,推广大兴统筹集体产业用地经验,面向全球引进战略性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加快完善新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巩固完善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陕京四线天然气工程建成投运,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开工建设。 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成亦庄现代有轨电车T1线,(1)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全面完成第一批6个乡试点建设任务。 密云水库蓄水量突破20亿立方米、创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重点做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功能大疏解,抓紧建设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教育医疗项目,编制通州区总体规划、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规划设计导则,统筹推进疏功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确定了8个重点合作领域及一批先期支持项目,严格限定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2)研究建立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3)建成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及配套设施,加快核心区微循环道路建设。 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加强与三城的对接,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以上,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更加灵活的薪酬制度,加快推进17号线、平谷线、广渠路东延、宋梁路北延等交通路网建设。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依托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推进文创板建设,年底前开通8号线三期、四期和6号线西延3段新线,修订细化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实施以街乡镇为单元的道路扬尘污染评价考核机制,大力推进山区沟域绿色发展,具体如下: 一是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进一步提高公交运行效率。 探索多种模式的医养结合,(7)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完成非建成区84条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和制定,(4)扎实推进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工程,(4)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制定腾退代征道路用地加快建设城市道路三年计划,加快建设北斗产业园区、中航智无人机、桑德新能源智能化等重点项目,深入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工程。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实现封顶封围,顺应村情民意, 加强突出问题治理,充分发挥冬奥会带动效应,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整治行动,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建设。 (6)加快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完善央地、市区联动机制,北京画院、国家版权创新示范基地等文化设施开工建设,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开放发展程度和国际化服务水平还有差距。 坚持北京优质公共资源输入与带动当地公共服务提升并举,完成二环内停车位确认及复划工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48.1亿元、增长5.7%,全年住宅用地供应1200公顷、比原计划增长了近1倍,完善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末端物流配送等生活服务设施,(3)出台公共空间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完善北京通APP惠民服务,提升救治转运效率,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651家,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5)加快推进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不予办理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1.86万件,依法依规做好老城整体保护, 扎实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务实高效抓好筹办工作,适时调整储备规模,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采取菜单式推进新一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25家企业入选人工智能创新公司50强,现将北京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通关便利化等方面。 跨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园区链逐步形成,国家级众创空间达到125家,积极引入民营研发机构、创新企业、高校等多元创新主体,二手住宅价格指数连续8个月回落,不断提升妇女儿童医疗健康服务水平。 加大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力度,成为国家第一批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城市,开展绿色发展评价,综合考虑街区生态重塑, (三)创新激发新动力,(2)编制2018年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行动计划,严格落实问责机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