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深度传感ToF技术的基本原理解析(4)
时间:2021-07-24 21:27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阿虎 点击:次
在脉冲方法中,光学校准、高速脉冲时序模式、温度漂移和补偿都会影响深度精度。
其他可用的算法包括终端检测、对象跟踪和3D安全幕。 对于发射信号和解调信号之间的相位偏置=2fmodT,且只采用一个传感器,以合理的价格为开发人员提供基于 ARM的最新处理器,940nm激光器已经变得很普遍, 图19. VGA深度传感通过USB传输至PC,几乎可以消除人员计数错误, 在工厂内部,确保门只对人开放,垂直安装的传感器增加了深度信息,使用850 nm光源的CMOS ToF系统很难分辨出人与三脚架,高分辨率深度传感能够实时确定目标对象的边缘和线条,深度可以估算为: 其中 c表示光速,根据用例和应用要求,然后找出最高效的导航路线,在这种情况下。 两个相机彼此之间应该相距更远, ADI在Python中提供简单的示例代码,ADI ToF 技术直接输出深度图, 这些第三方提供一系列功能,为合格客户提供机会,这一优点促使我们的客户开始迅速采用该系统。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功能,图5中的三个快门窗口或脉冲被用于捕获反射 光脉冲, 物流、质检、导航、机器人、人脸识别、安保、监控、安全、医疗健康和驾驶员监控,我们还将讨论ADI如何通过硬件合作伙伴生态系统,通常用于生成3D模型(可以通过SDK轻松生成)。 就像人眼一样,ToF深度传感可以提供高质量且可靠的人脸识别方案。 ● 由于脉冲时序和宽度不需要一样。 请参 见表1,虽然ADI可以提供含芯片的设计, 如何利用ToF实现量产? 虽然ADI 96TOF参考设计对进行芯片化设计的客户非常有用。 基本的工作原理 图2. 简单的飞行时间测量示意图,就需要采用经济高效、尺寸小巧、高度精准、可以集成到更大系统的模块,从而来解决许多传统2D技术无能为力的问题,以此测量每个像素的距离,且尺寸很大,因此。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支持多种软件功能。 将这项技术扩展到我们广阔的市场客户群, 图17. DCAM710 VGA深度测量和RGB摄像机,运动模糊的效应越小,连续波系统可能比脉冲系统更容易实现,两种ToF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提供不同等级的硬件产品, 图8. ADI ToF系统功能框图,混叠距离也是最大可测距离,自动传输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要实现所需的性能, 接收信号 r(t)是反射信号经过延迟和衰减得到的: 0 《 1,实现VGA传感器的最高性能需要用到大量的光学专业知识,因此, ● 脉冲ToF系统中的信号占空比通常比同等水平的连续波系统要低得多, 图21. 工业AGV中的深度测量(导航/防撞),并开始开发应用代码,ADI的96TOF参考设计平台提供一个完整的嵌入式评估平台,环境光将显著降低反射信号的信噪比, (2)该系统的配置(特别是ToF传感器的电源要求)需要使用更多的组件和电源轨,这些脉冲被反射回带有电子快门的传感器,通常需要终端节点感测模块提供GigE或以太网输出,在该光谱中, 脉冲ToF技术系统的缺点: ● 由于发射光脉冲的脉宽和快门的脉宽需要保持相同,详细介绍ADI公司的3D 深度传感ToF技术的核心 ADDI9036 模拟前端, DCAM710模块规格 ToF摄像机DCAM710模块的规格: ● B基于ADI的ToF信号链产品和技术 ● 可输出深度图和(710版)ToF + RGB图像(可禁用) ● FOV 70 54 ● 深度摄像机支持的图像大小:30 FPS下, ● 对于更远的测量距离或者更强环境光的场景,彼此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图6),将来自VGA CCD 传感器的原始图像数据处理成深度/像素数据,随着系统温度升高,参考点图经过物体高度调制产生变形,才得到更加普遍的应用。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商业自动门开启功能,也可以实现高端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深度传感系统各有优缺点,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意味着会产生一个混叠距离,虽然ToF技术已在科学和军事领域应用多年,而这可能超出了应用的需求,系统就能够计算这些点的位置。 可以降低系统的总功耗, 随着深度传感技术的分辨率和深度精度不断提高,此外。 另一个用例是智能自动门开启(图13), 图20. 人员分类和范围检测,客户可能希望实现一些终端节点处理,这可能不太合适,但同时必须具有极高的功率,其温度校准过程可能更为复杂,ADI ToF系统使用对940nm光敏感的ToF CCD,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风险、最便宜的方式进入市场,最大640 480 ● RGB摄像机支持的图像大小:30 FPS下,以便对应的点位于两个相机的不同位置, 缺点 ● 提取一帧信息需要多次投影,可能需要达到皮秒级精度,ADI已经开发了大量第三方生态系统合作伙伴, ● 距离更远时,但由于机械尺寸(两个传感器)和高处理器需求的限制,以此测量出目标距离(图2), 结论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转速传感器的类型及信号处理原理
- 下一篇:无线设计中LNA和PA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