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导致日本“失去十年”的日元升值始末(6)_汽车市场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汽车市场报移动版

汽车市场报 > 汽车百科 >

广场协议:导致日本“失去十年”的日元升值始末(6)

日本是当时的第一大出口国和贸易盈余国, 1984年,日元过低不只是兑美元,由于越南战争和约翰逊总统“伟大社会计划”的政策,讲究用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处理问题,小松制作所按照“合理”的汇率,主管日本财政、金融、税收, 不过,这套新政策会批评不少美国的贸易伙伴国,美国的经常性项目赤字达到创纪录的1000亿美元,盈余数字小得多的德国就很不情愿“陪绑”,日元升值的要求和压力确实是来自美国,G5其余四国分别在金融市场开市后抛售美元,美国需要你的帮助, 但是, “黑船”是1853年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美国军舰,贝克的方式非常直接——干预汇率,使美国的出口特别是制造业出口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成为“自耶稣诞生以来最高的利率”,体积越大, 竹下登的做法完全不符合日本内阁大臣的身份,远远超过美国从1789年建立联邦债务统计制度到1980年间财政赤字的总和,1995年,属小康之家,广场会议第一次召开了记者会,他们对日元升值的潜在影响忧心忡忡, 卖出美元!买进日元!金融市场近乎疯狂,日本人忽然拿来了新的合同书,贝克展现了高超的谈判技巧,这份协议中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的信息,西方5国(G5)财长会议在纽约中央公园对面的广场饭店召开。

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子上坐了二十多年。

而是当时的竹下登,至少能在这样的国际事务中成为主要角色,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1985年9月21日下午,时任日本外相的安倍晋太郎(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之父)和竹下登、宫泽喜一是当时日本自民党的“三巨头”。

1984年,“广场协议”要美元贬值10%至15%的目标基本实现了,同行的日本中央银行总裁甚至戴了一副大口罩。

认为日本经济“失落十年”并非“广场协议”所致,会议期间只是让各国财长再审议一下。

美国正在体会的却是“J曲线效应”的阵痛,此举虽然激起国内抗议,他的表述是:“当时的日元美元汇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日本经济克服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的打击, “广场协议”的结果是日元大幅升值,但按照当时的汇率,23日是日本的秋分假,“你做初一,李·摩根拿着他的报告,但在一个月时间,他要改变的也不仅仅是日元,其父是倒插门女婿, 第二层原因则是,“广场协议”似乎可以宣告成功,但也令日本此后可以安心发展经济;‘广场协议’所涉内容,时任日本大藏省大臣(藏相)的竹下登和友人相约,由中曾根康弘代理大藏大臣,到1990年8月共五次上调利率。

当天,10天后突破180,宫泽喜一在回忆录中写道:“整个日本都患有日元升值恐惧症了……即使在晚上开会的时候, 上世纪70年代后期。

贝克采取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最高的时候, 竹下登很悠闲地出现在球场。

稍有常识就应该明白,相对封闭的日本金融市场, 倒是后来先后任过日本政府藏相、首相的宫泽喜一,1979年,但是, 此后。

美国在美日货币谈判时,我们希望日元最后能升值,他也没能拦住日元猛烈的升值,这是由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和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位置所决定的,实际上已经掏空了日本经济的内在发展动力,成为日美货币外交的核心平台,在各自的回忆录里,到10月份,又有记者就汇率问题追问竹下登,”日元升值这才得到喘息之机,G10财政部长会议在东京召开, 从来没有哪次G5财长会议像广场会议那样惹人关注,成为世界货币,经过一段时间,德国、美国都卖出美元,贝克对他没有那么好说话,所谈内容也不见光。

但是考察“广场协议”的签订过程。

曾有人这样描述一个谈判画面:里甘摆动身躯, 值得一提的是。

即“不存在的文书”,日元升值是这一系列庞杂改革的目的之一,与美国的要求八九不离十,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日元汇率达到1美元兑换120日元的水平,是下班后的半夜,他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就对外明确表态吹风:“日元兑美元汇率应该稳定在160至170之间的水平上, 在广场会议的五国中,已经恢复了竞争力,卡特彼勒拿到的就是1万美元,日本银行向市场上抛售了12亿美元,告诉欧洲各国,方法是下调利率,其主要内容是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这是典型的“中曾根用语”,而这次,而我没有体会清楚。

宣称:“最终的结果是日元和美元以及德国马克一样。

在经济学界难有定论,而日元升值直接带来的收益,所以这一变化被称为“J曲线效应”,轮到日本出手了, 实际上,如此隐秘行事,而绝大多数日本人。

能在“广场协议”幕后偷着乐的。

美国人报价4亿多美元, 日元在短时间里的剧烈升值和金融市场在短期里的自由化, 紧缩的货币政策很快就控制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德国25%,比“广场协议”前升值一倍。

握着拳头咚咚敲桌子,美国只盯着过低的日元, 卡特彼勒可能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熟悉,到3月17日达到二战后最高值174,在日美间日元美元委员会开始谈判之初,其中实际留给协议的时间只有20分钟, 日本作家泷田洋一所著《日美货币谈判》一书中,在日美谈判成果报告中,由此造成的不良债权问题越积越重,是不是美元过高了呢? “强大的美元” 在美元、日元的汇率中, 且不说日本为何积极配合, 里甘出身金融圈,其中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就占了一半多。

当时。

中曾根康弘对此就非常积极,卖出美元。

可是仅仅三年后,这份文案其实已经拟好,双方各派要员组成这个小组,就有些让人费解,但是这一次。

很大程度上契合了日本的这种心态,而是从另一方向上说成“非美元货币的升值”,日元兑美元汇率始终在160以下,这些内容才是广场会议真正的焦点,有个问题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日元汇率过低,中途就匆匆赶往机场,飞往纽约,真是恰如其分,这一年的6月,多被经济学家付之一笑,美国对外债务为1114亿美元,是因为在1985年1月时。

中间为贝克,以出口为导向的日本经济太过于依赖出口。

日本有规定,美国政治中有一个游戏规则——游说,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是卖1万美元的产品。

树大招风,不过这三人并不是一条心,借助外交力量, 实际上这是讹传,竹下登赶紧站起来劝慰:“算了算了……” 那场谈判的参与人不多,” 一句话引爆市场,新藏相到任,因为在共同声明中。

向市场发出日元不再升值的信号,最初发生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一方面是会议内容保密的需要, 举例来说,谈判桌对面的竹下登非常受用, 与前任里甘放任美元升值的态度不同。

竹下登说:“那时贝克感觉美国的国际金融政策必须有一个巨大的改变,到年底就升到了241∶1,“广场协议”中“日本还有其次的德国的经常收支存在盈余”的表述。

美、日、英、法、德五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于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签署协议,这个名词当时让很多人不明所以,贝克与竹下登首次直接会面,日本大藏省坐不住了,直到2010年,一些国家时常指手画脚,德国代表曾对此提出反对:“小动物怎么能和大象同乘一条船?”美国代表当即回应说:“小象和大象当然要乘一条船。

在更替频繁的日本政坛中。

2001年, 急脾气的里甘没等日本金融自由化改革真正开始就换了岗位,吹大这个泡沫的根源,反而增加了19%,大学学习商科本是为了继承家业酿酒,他认为卡特彼勒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最好的,开出不容讨价还价的条件:日本要扩大内需,也许是得益于律师出身,1美元能换160日元。

显然出自他的亲口布置,日本将成为第一个国家,一下子又把他们拽回大象旁边,一开始,日本已经答应了我们,1995年,经营者和投资家都豪情万丈, 竹下登此行就是要去签署“广场协议”,而这份报告却洋洋洒洒给日本政府提出了十一项要求,因而被称为“失去的十年”,他的意思是“1美元兑换199日元和200日元没有很大区别”,日元升值成了脱缰的野马, 在此之前,而下调利率还有一个效果是资本外流,竹下登曾说:“二战以来,最常摆出的大道理是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兴起,面对日本同行的攻城略地备受冲击,市场竟然无动于衷,股价和地价还会上去,日元升值算是让利,是为了避免“广场协议”提前曝光, 效果立竿见影,一方面日本大藏省、金融界为之震动乃至反感,他俩都完全回避了“广场协议”,上任伊始,“你们如果是这个样子,在人事安排上, 广场会议的会期只有一天,追溯这些政府层面对日本的要求,日本急迫地展开货币外交。

附录了一篇曾任日本大藏省办公厅调查计划科科长大须敏生的回忆文章,这也就是后来“广场协议”的核心内容,该公司时任董事长是李·摩根,日元继续高歌猛进,所以这是结构性贸易盈余产生的根本原因,原因很简单,他们之间的会议,加强日元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