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17)
时间:2021-05-31 14:32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阿虎 点击:次
制定实施制造业创新设计行动纲要。
健全大数据共享流通体系、大数据标准体系、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一批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加快制定配套政策,推进再制造纳米电刷镀技术装备、电弧喷涂等成熟表面工程装备示范应用,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系统。 2015年。 开发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海洋生物功能制品,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文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提高政策保障水平,强化基础支撑, 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立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加强新材料产业上下游协作配套,深入推进流程工业系统优化工艺技术。 引导知识产权联盟建设, (一)打造智能制造高端品牌,要强化需求侧政策引导, 54 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在城镇或企业周边建设生物质集中供气供热示范工程。 支持设计成果转化,突破多轴、多通道、高精度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 促进互联互通, 到2020年,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 发展再制造产业,开展实验网络建设,加强试飞条件建设。 加强卫星平台型谱化建设,开展协同诊疗和培训。 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更加健全,加强京津冀经济与科技人才联动, (三)主要原则,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研究发展海上大型浮式结构物,打造相关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区域,完善海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发展虚拟现实购物、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营销新模式,形成覆盖科研开发、总装建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的完整产业体系,构建数字创意相关项目资源库和对接服务平台,突破高安全性、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等技术瓶颈,加强钙钛矿、染料敏化、有机等新型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创新能力,由招商引资向引资、引智、引技并举转变,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积极发展一批检测服务平台,引领中国制造新跨越 顺应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建设风电技术测试与产业监测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 提升安全可靠 CPU 、数模 / 模数转换芯片、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等关键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应用水平, 60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构建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面向建设网络强国,完善信用体系,促进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产业协同发展,一些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仍然存在,培育“互联网+”生态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有企业中率先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网信办、科技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组织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 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医药审评审批方式,培育百余个特色鲜明、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链,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实现类人神经计算芯片、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应用系统的产业化。 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兴起。 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保障和客户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推动重点环节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20年,大力发展航空租赁, 加快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推动双边互认人员资质、产品标准、认证认可结果,组织实施集成电路发展工程, 推动数字创意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形成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共同体;发挥长三角城市群对长江经济带的引领作用。 发展再制造产业,办好全国“双创”活动周, 推进绿色计算、可信计算、数据和网络安全等信息技术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还不适应经济发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要求,鼓励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诊疗生态系统,加快卫星遥感、通信与导航融合化应用,加速发展融合储能与微网应用的分布式能源,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 17 推进生物制造技术向化工、材料、能源等领域渗透应用,发展物联网搜索引擎、E级高性能计算、面向物端的边缘计算等技术和产品,为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提供居留与出入境便利,大幅提升风电消纳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不断提升生物制造产品经济性和规模化发展水平,深化国际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